簡短的啟動會后,線內組的工作開始了,通過分工協作對各道工序節拍測定,現狀摸底:生產線平衡率80%,必要人工數11.13人,實際人工數15人。下午2點在俞部長、張部長共同參與討論下,明確了改善方向:取消“閥座上緊”、“激光打標”、“上緊閥帽充注帽”三道工序,實現減員3人,將這三道工序優化重組合并到其它工序中去。全體組員開始了“攻堅戰”,對每道工序、每個步驟進行了細節深入分析和研究:“這工序的零件是否可以放在這邊呢?這個啟動按鈕是否可以改到右手邊呢?這個開球手柄是否可以不要,直接做個工裝固定在這里呢......“ 這些平時很少關注的細節,仿佛在熱烈的活動氛圍下瞬間被點燃了。
印象最深的是取消“閥座上緊”工序,工序重組后測出的節拍時間為15.5秒,離12秒TT時間相差3.5秒;這樣調,那樣調,操作員工的情緒都上來了。張部長馬上對她進行了安撫和引導。第二天俞部長還親自上陣操作,取放手勢、手持產品方向和動作
銜接等,親自梳理后,制定了標準作業要領,指導員工操作。員工也非常配合,時間一卡12.9秒,離目標TT時間只差0.9秒了。第三天隨著操作員工熟練程度的提高,再測時達到了11.8S,突然覺得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喜悅,會成功了。
工作的激情點燃了,工作結果也就有保障了,通過三天緊張的“攻堅戰”,線內組實現了減員3人;節拍平衡率由80%提升至89%;人均產量由原來的142.34只/人上升至175只/人,提升了23%。圓滿完成了本次活動設定的目標任務,達成了起初感覺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。
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無處不在,通過本次活動大家認識到了我們平時對細節關注不夠,改善的意識、意愿不夠,我們的改善空間還很大很大。需要對每個看似正常的作業動作多問問自己:“這合理嗎?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?”讓我們一起努力,不斷改善。
文/商用四通閥 徐孟東